曹操的坟墓
今天给各位分享曹操的坟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曹操的坟墓被盗过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曹操墓到底在哪里
曹操墓即安阳滑巧悉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2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曹操高陵及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信乎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
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以上内容宽氏参考:百度百科--曹操墓
曹操究竟葬在哪里?
曹操墓即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
曹操墓也称作安阳高陵,在曹操王都邺北城培团西12公里处。曹操墓是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配厅橘家、诗人;曹操被世人一致认为是一代枭雄,也是三足鼎立之一魏国的奠基人。
《三国志》明确记载曹操去世伏李后被葬于高陵。曹操的丧葬比较简单,但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因为曹操墓的简单,相比以厚葬为主的中国帝王丧葬史上,更显得个性十足,弥足珍贵。
曹操死了埋葬在哪里?
曹操的坟墓---七十二疑冢的来历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操的灵柩运抵邺城后,在夏侯尚,司马懿的陪奉下,于同年二月丁卯(220年4月11日),埋葬在他亲自选定的邺城西南的山冈上,当时称作“高陵”(后世以其地处邺城西面,大多称它为“西陵”),与西门豹祠近在咫尺(据《元和郡县志》卷20记载,两者相距大约15里)。陵墓内除了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没有金玉珠宝铜铁之累的陪葬品。整个陵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一切不止因陋就简,也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所有后事都是严格遵从曹操生前遗愿来操办的。与其生前尚俭作风一脉相承。
贞观19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在御驾亲征高丽途中,曾经高规格地拜谒了曹操的高陵,并亲自作了一篇题为〈〈祭魏武帝文〉〉的祭文。唐太宗的这篇祭文,将曹操和商代的伊尹,西汉的霍光相提并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说明在唐代初年,曹操的坟茔依然保存完好。
时至唐代后期,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20,仍然明确记载曹操的西陵在邺县城西三十里处。
但是,到北宋的乐史撰写〈〈太平寰宇记〉〉时,虽然也曾提及邺县有魏武帝,魏文帝和甑后三陵,却不曾指出它们的具体方位。(成书于乾隆46年的〈〈河南通志〉〉,可能是最后一部提到西陵的方志,不过,他很可能是对前史相关记载的转述)
据此可以推知,大致在唐末五代以后,曹操的陵墓已然倾颓,而且无从寻觅。宋人只是大概知道曹操的西陵在邺县,至于具体的位置,却已不甚了了。
贺游先生在〈〈三国大观。三国胜迹〉〉中说,曹操陵墓的倾颓与彰河的泛滥改道有关。这种推测,很有道理,在两〈〈唐书〉〉和〈〈旧五代史〉〉中,有关彰河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为害的好谈记载,至少有六条之多。
大约从南朝梁代开始,围绕着曹操的西陵,产生了至少两则民间传说。这两则传闻都记载在任昉的〈〈述异记〉〉中,一则说,在魏武帝陵墓中有一孔清泉,泉水气味芳香,因而民间称之为香水。另一则说,在陵墓中有两座铜驼,石犬。这样的传闻显然不着边际。因为根据常情,曹操肯定不会把自己埋葬在湿漉漉的涌泉旁边;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包括〈〈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比较严肃的正史在内,都明确记载曹操陵墓中并无金玉珠宝铜铁之类的陪葬品。
但无论如何,这些传闻的问世,实际上表明了民间对曹操陵墓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只不过,梁代的人们对于西陵的猜测,尚停留在好奇这一层面上。且对其埋葬的地点似乎并无多大疑问。
然而,时至两宋,尤其是南宋,这种正常的好奇心理,蜕变成了对曹操人品的置疑,对曹操人格的侮辱。于是,有关曹操在彰河上布置七十二疑冢的传闻不胫而走,而且越传越邪乎,似乎成了铁证如山的事实。
在〈〈青梅煮酒。曹操魔方〉〉中,周泽雄先生认为七十二疑冢的传闻,多半出自盗墓贼的杜撰,因为他们在悉数发掘西门豹祠附近的山头之后,仍一无所获,于是在沮丧之余,就编造了这一传说,聊以自慰。
这种推测不无道理,只是盗墓贼历代皆有,却何以非要将编造谎言的任务留待他们的宋代同行来完成?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七十二疑冢传闻的出笼,与宋人的心态及其在这种心态主导下对曹操的评价有关。
赵宋即便不象陈寅洛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华夏文化的造极时代,至少也应是华夏文化演进史上的灿烂时期,不过,她又实在太文弱。她不但从未有过扬眉吐气的大一统,反而经常受到邻邦的欺辱,康王赵构更是仓皇南窜,偏安东南一隅。肉食者们最初还略作反抗以“保卫“国格,后来竟至于逆来顺受,恬不知耻。她的国民看起来个个义愤填膺,人人慷慨激昂,实际上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愿意为一雪国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尤其可悲的是,在举国上下的忍气吞声中,滋育碧袜冲出极不正常的国民心态。他们几乎从不思量自己的软弱,却举国一致地指责古人的强梁;他们也从不检视自身理论的苍白,却近乎偏执地拿着自制的标尺,去裁量古人,评骘前史。正是南宋朝野集体无意识的可悲,既篡改了汉末三国的历史,也使悔歼得曹操从此蒙受了不白之冤。(曹操的白脸形象基本是在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形成的。)
“七十二疑冢“原创版的作者,究系何人,已经很难确考。从现存的相关资料看,最早述及曹操疑冢的,大概就是北宋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
青山如浪入彰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相比较而言,他的叙述还算比较平允,南宋文人的指责却要刻薄恶毒的多,切看俞应符的打油诗〈〈曹公疑冢〉〉: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用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掘尽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
范成大在他的〈〈石湖诗集〉〉中提到,他在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期间,曾经在讲武城外亲眼见到过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而且临冢感怀,即兴写了〈〈七十二冢〉〉诗一首: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其诗流传甚广。稍后,程卓的〈〈使金录〉〉也振振有辞地宣称,他在出使金国的途中,也曾亲历过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时间是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十二月十四日。
此后,直至元明清,七十二疑冢一说广泛流传,不断的出现在一些文人的笔记,小说之中,成了曹操多疑,心机深沉的有力证据。
如今,在河北省临彰县讲武城以西至磁县一带,的确有一座座形同山丘的土堆,而且当地民间也确实相传这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遗迹。有人认为这其中必有一座是曹操的坟墓,但从晚清至民国,这些疑冢大多被人盗掘,从墓志看,墓主大多为北魏,北齐的王公要人,据专家踏勘和考证,这些都是北魏,北齐皇族的陵寝无疑,与曹操的西陵没有任何瓜葛。
那么曹操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呢,专家学者们仍然莫衷一是。也许这也是曹操的智慧吧,仅仅是一个“不树不封“,不作任何标记,就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参考资料:
[img]曹操墓如何发现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考古发掘的。
曹操墓叫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
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邯郸市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线索进行了专门的核实,结果没有找念握到可靠的依据。
2009年,高陵经考古发掘,并且经过中国考古学界一致认定,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魏大墓为曹操墓。
建筑结构:
曹操高陵,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碰高兆,墓葬全长近60米。
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笑租方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
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
墓道两边有9对南北两两对称的磬形坑,每个磬形坑的内凹处各环抱一个不规则形坑,并各有一排东西向的柱洞。
在墓道东端有一排南北方向排列的方坑,墓道东端右侧有一东西向长3米、宽1.6米的长方形坑。墓葬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层带。
曹操的坟墓在哪里?
高陵即安阳高陵(曹操墓),又称魏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临漳县西南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友洞掘位于河南省好圆枯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腔慎,其就是曹操墓。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邺城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曹操的尸体埋在什么地方?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曹操生性多疑,为了防止人们盗他的坟墓,死后竟埋让拆了72个坟包。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弄清楚曹操的尸体究竟埋在什么地方。
曹操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死在洛阳。二月,其子曹丕命人将曹操的灵枢运回封地——现今河北临漳县——埋葬。据说曹操临死前,嘱咐曹丕说,为了防止盗墓,要多做一些棺材,出殡的时间要在夜晚,并且把所有城门都打开,分72处埋葬。埋曹操的坟墓,后来被人们称为“疑冢”。“疑冢”从临漳县三台村以西4千米的讲武城开始,一直延伸到磁县,一座座坟墓像小山一样排成一线。历史上有许多人对“疑冢”进行过考察,但均一无所获。
曹操的尸体到底埋在了什么地方?一些史料上说埋在了西门豹祠以西的地方,其他即现在的临漳县三台村以西直到磁县境内的漳河沿岸。可是在临漳县一带,有许多处西门豹祠,究竟在哪一座西门豹祠的西面,谁也搞不明白。另外,这一带曾是北朝皇家墓葬区,王公大臣的坟墓很多。元朝以后,这里的陵墓有许多被人盗过,但那大都是东魏、北齐的墓葬。有人认为,在这72个坟墓里,肯定有一个是真的。但也有人认为个个都是假的。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在历史上都不乏其人。
在临漳一带,曾有过这样的传说。大约在清顺治年间,有一年漳河水干涸,一个打鱼的人看见河底有块大石板,找来几个人把石板揭开后,看见下面有个石室,很深很大。室里的一边卧着许多美女,周围还放着许多石橙和石椅子,中间石床上躺着一个人,身穿蟒袍,头戴王冠。在石床旁边还立着一块石碑,有人认出了碑上的字,说这是曹操的坟墓。这些人便把尸体毁了,把石碑砸了,然后离开。这一传说虽不可信,但曹操葬在河底倒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曹丕的一篇文章里,曾提到过在河上祭先王的事。
另有记载说,1922年的一天,磁县农民崔老荣在镇西的乱坟里挖墓穴,挖出了一个黑洞。他和一些人沿洞往里走,进入到一个石室,石室门是打开着的,里面又深又广。可是走进石室门里的人都死了。人们就赶紧报告县长。县长让往里投硫磺,过了一段时间后人坦瞎枣才进去。进去后人们发现石室的中间放着一口石棺,石棺上有文字,从文字中得知这就是曹操的墓。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同。
关于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在河北临漳的地方志里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有的书上说,在县城西南15千米的地方,有3座大体上呈三角形排列的墓,前面一座就是曹操的,距离他生前傍河所建的铜雀、金凤、冰井三台不远。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当地的考古部门在邺城村西南约1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北高南低的墓葬,其封上仅有1米多厚。又于此墓的后方,相继发现3座大、中型属于东汉晚期的墓葬。从出土物品看,是高级官员的墓葬,但无法证明就是曹操的墓。
曹操的墓到底在何处,恐怕只有曹丕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从现有的文献中,几乎发现不了什么线索。但不管怎么说,曹操肯定是葬在漳河流域,因为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不会葬得太远。不过曹操既然设疑冢迷惑后人,那么埋葬的时候,在选择方位。工程设计、施工建造方面,也绝对非同一般,不会让人轻易发现。还有一点,漳河水曾多次改道,曹操建的铜雀台、金凤台等均被大神纤水冲走,而真正的曹操墓也许也早就被河水冲毁了。当然,这还只是推测。
曹操的坟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曹操的坟墓被盗过吗、曹操的坟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地址:曹操的坟墓http://www.00zuowen.com/zuowenfanwen/147245.html
猜你喜欢: